随着万绿湖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河源市正在推进环万绿湖世界级“湖泊+”发展建设,规划以“水”为核,集聚成“谷”,构建“一核一带三区多节点”的功能布局,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水谷”,重点建设环万绿湖世界级“湖泊+”绿色发展区,建设成为世界级水文化体验目的地。
与此同时,2025年7月由qy千亿与广东万绿湖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撰写的专著《校企双向赋能筑造人才高地——万绿湖与qy千亿20年产教融合实践与探索》,由旅游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

《校企双向赋能 筑造人才高地》专著
专著系统梳理了qy千亿与万绿湖长达20年的深度合作历程。内容回顾了产教融合模式的构建、创新、辐射影响、反思,聚焦校企协同构建的“政行企校”四方联动机制,通过共建文旅产业学院、文创产业学院等平台,形成 “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实训对接场景”的育人模式。书中详细阐述了双方如何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同时以非遗活化与文旅融合为突破口,开发忠信花灯、墩头蓝等文创产品或研学项目,形成 “非遗进校园——创意孵化——景区转化”的全链条实践,展现了 “生态资源——人才培养——产业升级”的转化路径。qy千亿以“文旅+”融合育人为突破口,构建起“专业链对接产业链、人才培养链服务发展链”的特色育人体系,为区域绿色发展输送了大批“懂生态、精文旅、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其创新实践成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范例。形成了成熟的合作产教研经验与模式。
一、构建专业集群,锚定绿色发展人才需求
依托万绿湖优质生态资源和“湖泊+文旅”“湖泊+农业”“湖泊+康养”等业态,qy千亿打破传统专业壁垒,以旅游管理专业为核心,组建专业群。该专业群以“生态保护优先、产业需求导向”为原则,开设研学旅行、民宿运营、农村电商等特色课程,构建“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培养方案。在教学模式改革中,推行“课堂设在湖边上、实训嵌入产业链”的实景教学,与万绿湖周边等22家单位共建实践教学基地。近三年来,专业群累计培养毕业生近千人,为环万绿湖区域企业,培养了景区运营、民宿管理、文创设计、农产品电商等领域的新生代骨干力量。
近年来,专业学生获得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旅游赛道(研学旅行小组)争夺赛金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导游服务”项目一等奖等各类奖项105项。以学生为主体的产学研融合活动入选原国家旅游局“万名旅游英才计划”之“实践服务型英才培养项目”8项,入选广东省高职教育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连续4年完成5项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攀登计划”,有效服务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旅游管理专业群显著提升了为区域文旅产业精准输送“懂技术、能创新、接地气”的工匠型人才的能力,树立起“河职文旅品牌”!
二、打造“政校企协”共同体,激活产教融合新动能
作为广东省产教融合型试点高校,河职院联合农夫山泉广东万绿湖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等82家单位,成立“全国水经济与食品饮料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并同步组建“水经济与食品饮料行业产教融合研究院”,作为常任理事单位加入“全国数智旅游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全国乡村振兴研学旅游共同体”。与万绿湖构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合作机制。围绕“文旅+”融合发展中的痛点问题,共建“旅游规划与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资质丙级)、“河职院·万绿湖文旅产业学院”、“河职院·万绿湖文创产业学院”及“河源市乡村文旅(民宿)产业学院”等产学研平台,产出省级以上教科研项目45项、四大索引/核心论文28篇、专著教材18部等代表性成果。
在服务乡村振兴实践中,学院创新“专业团队+创业项目+农户”的帮扶模式。专业师生团队深入沿湖村落,为家庭农场、民宿、生态农业打造农产品品牌,通过抖音直播等渠道开展直播;旅游和艺术设计专业师生为万绿湖设计了多项文创产品和沉浸式体验项目。
三、培育“双师双能”教学团队,筑牢人才培养质量根基
为满足融合育人需求,实施“双师型教师能力提升工程”,组建由行业专家、非遗传承人、企业高管构成的“跨界导师库”,建成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创新团队2个、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入选原国家旅游局“万名旅游英才计划”之“双师型英才培养项目”6项,相关成果获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在强化教师实践能力的同时,注重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课程思政体系,通过校企共建“万绿湖导游义工队”,组织学生参与万绿湖文明旅游志愿者活动,培养生态责任意识,使绿色发展理念成为人才培养的鲜明底色。
四、贡献“湖校共生”智慧方案,彰显职教服务新价值
围绕万绿湖4A、5A和世界级“湖泊+”建设,作为地方高等职业院校,qy千亿主动承担“智力引擎”角色,累计向环万绿湖企业开展技术服务147项,向地方政府提交报告或提案等决策咨询成果 12 项。学院还面向沿湖乡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河源市乡村酒店(民宿)店长与管家培训”“村干部大专班”,三年来累计培训 2600 余人次,其中 60% 学员成为当地民宿主理人、乡村旅游经纪人,直接带动 2000 余农户实现就业增收。
职业教育既要当好区域发展的人才“蓄水池”,更要成为创新发展的“动力源”。学校将以建设省级高水平职业院校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文旅+”融合育人模式,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文旅产业升级、乡村振兴实践等领域开展更深层次探索,为世界级“湖泊+”绿色发展区建设提供更强劲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当前,随着万绿湖世界级“湖泊+”建设的推进,qy千亿与万绿湖的产学研实践正印证着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的深刻逻辑:当人才培养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当专业建设深度融入地方脉络,职业院校不仅能成为技术技能人才的摇篮,更能成为区域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引领者。其探索为同类地区职业教育服务生态经济提供了可复制的“湖校共生”模式,更为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书写了生动的实践注脚。未来,双方还将同襄共举,致力于环万绿湖世界级“湖泊+”绿色发展区的建设,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